当前位置: 育儿网 >  关爱健康 > 儿童安全 > 其它伤害

宝宝吞食了异物的紧急处理办法

本文Tag标签:婴幼儿护理  

  强强妈妈现在特别关注强强的一举一动,尤其是手里抓的东西。尽管强强现在无忧无虑地生活着,但是他并不清楚,曾经,他的妈妈为了抢救小小的他,付出了怎样的辛苦。

  那还是在强强8个月的时候,那是一次惊心动魄的抢救。我只能说,你真的防止不了宝宝吞食异物。因为宝宝用自己的嘴巴了解周围的世界,从他们有抓握能力开始,就什么都往嘴里塞。但最关键的是,你要提高警惕。

  强强妈妈凌晨来敲门,急得都哭了出来。她刚说完强强可能吞进去东西了。我们立马下楼开车去医院。这种事情怎么能浪费一分一秒呢?

  后来,直到强强脱离危险,我们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。原来,强强半夜饿了,强强妈妈起床给强强喂奶,但是奶瓶上正好套着一个塑料的蝴蝶结,强强抓着奶瓶,扯下了一节蝴蝶结,强强妈妈都没注意,直到强强开始脸色发紫,小嘴发干,并且哭泣中带着沙哑的时候,才意识到出事了!

  强强妈妈没有紧急处理的应对方案,就急急忙忙敲了我们家的门。不过万幸,孩子没事。

  吞食异物是宝宝在懵懂时候做的最“离谱”的接近于自残的一种游戏方式。

  我们做家长的遇到这种情况要如何紧急处理呢?这里我收集了一些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,希望能够在爸爸妈妈应急时使用。

  如果异物卡在食道,宝宝会出现嘴巴不断流口水、无法再吞其他东西;如果异物阻塞了呼吸道,宝宝会出现咳嗽、呼吸急促等情形。

  如果吞下的异物为尖锐物,宝宝会因为疼痛而哭闹,嘴巴也可能出血、受伤。

  如果异物落入气管,宝宝最突出的症状是剧烈的刺激性呛咳,由于气管或支气管被异物部分阻塞或全部阻塞,出现气急憋气,短时间内即可发生憋喘死亡。

  如果家长能够尽早发现宝宝吞食了异物,必须在第一时间做紧急处理。

  异物刚入口时,家长可以用一只手捏住宝宝的腮部,另一只手伸进他的嘴里,把东西掏出来。若发现已将东西吞下去时,可刺激他的咽部,促使宝宝呕吐,把吞下去的东西吐出来;

  如果宝宝翻白眼,则可施行“哈姆立克”急救术,即父母站在孩子的背后,采弓步,一脚置于孩子两脚间,一手拳头状放在他肚脐上方,另一手用毛巾包住拳头用力按到异物排出。

  对于更小的宝宝,家长可立即倒提其两腿,头向下垂,同时轻拍其背部。这样可以通过异物的自身重力和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,迫使异物向外咳出。

  因为异物梗塞有窒息的危险,发现时须立即处理,如果家长不能实施急救,或不知道宝宝吃进了什么,要在第一时间内打急救电话。

  宝宝常常会本能地把东西往嘴里塞,因误食意外而就医诊治或住院的宝宝,更不在少数;其实,意外是可以预防的,爸爸妈妈们为什么不能更用心些呢?

  妈妈们应该避开一些给宝宝带来巨大危险的异物。比如硬币、气球、弹珠、香肠(尤其是小香肠)、坚果、葡萄、爆米花、肉块、胡萝卜、果冻。任何能卡到喉咙里的小东西都可能给宝宝带来窒息的危险。

  慎重选择宝宝的玩具。要注意给宝宝的玩具、娃娃或填充动物一定要安全,上面不能有可能会脱落的小零件。如果是一些大型的玩具,也要防止宝宝能够啃咬掉的一些皮球屑或者小配件等等。

  外出时是爸爸妈妈最需要注意的。因为环境变了,周围的小事物相对陌生,而宝宝则没有这样的敏感,甚至只会关注周围爸爸妈妈关注不到的小物件,因此,爸爸妈妈要及时关注宝宝的一举一动,防止宝宝偷偷误食。

  一般来说,直径小于2厘米(约1元硬币大小),长度小于4厘米的异物,如果不是尖锐的、或有腐蚀性的物品,都可以通过粪便排出。但这仅限于异物是通过正常途径进入新陈代谢的,如果是异物卡在任何一段消化道,不参与新陈代谢,那么可能自行排出的几率就非常小了,则需靠内视镜取出。

  爸爸妈妈们应尽量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,按照上面的提示对一些宝宝的“吞食”目标进行及时处理,并时刻关注宝宝手的动向,这才是最好的预防方式。

还有疑问吗?请留下您的问题,15分钟内回答您!